龙山新闻网

通讯员系统登陆

2021年4月12日   农历庚子(牛)年 三月初一
龙山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综述
2023-07-20 16:42:32          来源:龙山县委组织部 | 编辑:朱柯源 | 作者:魏龙 张伟 彭舟          浏览量:5971

龙山县融媒体中心7月20日讯(通讯员  魏龙 张伟 彭舟)“湘西之巅”“澧水之源”,黄柏、厚朴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内溪乡500亩蜜汁李产业园3条建成的单轨宛如长龙,一辆辆“山地小火车”开进了果园;八面山景区,民宿、农家乐、星空帐篷被游客一抢而光……火红的六月,龙山大地处处散发“新”活力。

这活力,源于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近年来,龙山县始终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点内容,强化党建引领,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断夯实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基础,为乡村振兴注入集体经济新动能。2022年全县村(社区)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达201个,20万元以上91个,50万元以上18个,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氛围日益浓厚。

红岩溪镇肖家坪村天一茶叶基地

党建引领聚发展合力

阳春三月,内溪村驻村工作队在田地间和村民一起移栽烟苗,打窝、丢苗、盖土、浇水。每一道工序有条不紊,现场干劲十足,呈现一片春耕欢乐的景象。

据了解,年初以来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积极摸索发展思路,在去年25亩的基础上投入3余万元新开垦土地110余亩种植烤烟,年底预计增收18万元,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增添新活力。

据内溪乡负责人介绍,内溪乡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由乡党委统领建盟,定调子、把方向,指派联盟党建指导员“一对一”服务;支部建在联盟上,村支部引导、发动,联盟联合党支部发展壮大队伍;党员积极示范,村支书、党员致富带头人先行先试,带动群众。

与内溪乡相邻的里耶镇,其比耳村党支部将积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自我“造血”能力和组织保障能力,做好现有集体经济的维护与发展工作的同时,立足长远、积极探索更多助力集体经济发展的方向,努力实现了村集体收入和村民致富双赢的目标。

今年以来,全县399个村(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对集体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坚持产业延到哪里、人员聚在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进一步加强了村集体经济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探索建立“党组织+企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强化了党建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引领能力。

桂塘镇村级集体经济电商服务中心

因村施策拓增收渠道

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带动农民致富的重要抓手。

靛房镇信地村辣椒采摘忙;石牌镇桃兴村香菇释放致富“蘑”力;茨岩塘镇兴场坳村万尾鱼苗投放稻田;茅坪乡茶园坪村“千亩茶园”……这些都是龙山县399个村(社区)因村施策,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幕幕缩影。

“近年来,我们着力打破‘等、靠、要’思维,根据村情实际,不断盘活村级资产和资源,拓宽产业发展路径,基本形成了‘村村有项目、村村有收益’的可喜态势。”县集体经济办负责人张伟说道。

3月17日,召市镇排沙坪村羊肚菌基地,大大小小的羊肚菌撑着褐色的“小伞”破土而出,一簇簇、一垄垄,在春日的田野绘就出乡村振兴的好“丰”景。“羊肚菌供不应求,今年老百姓的好日子就靠它了!”基地里,菌农们正忙着采摘打包,将新鲜的羊肚菌第一时间运送到客户手上。

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县21个乡镇(街道)坚持“一村一品、一乡一特”的产业发展思路,通过发展资源经济、打造物业经济、培强产业经济、做活服务经济、开发旅游经济等多种举措,推动全县399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多元发展。

在龙山这片红土地上,山峦连绵不断、郁郁葱葱、艳丽迷人,这里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热情高涨,金点子频出,一幅齐头并进求发展、和美乡村共努力的画卷正悄然形成。

石牌镇集体经济产业园

​抱团聚势  强造血功能

召市镇双进集体经济红薯粉厂奠基;农车镇首家村集体经济移动代理店开业运营;全县首家村集体经济餐馆——棚来山珍土家菜馆正式开业;咱果村集体经济振兴加工厂正式开工运营。

还有,桂塘镇率先成立经济联合总社,开发“桂塘印象”大礼包,线上线下相结合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茨岩塘镇甘露村立足“红色老区”金字招牌,农文旅融合发展集体经济,引进多方资本,实施“红色村庄”“红军战斗在茨岩”等项目,2022年村经营性收入已超过100万元。

这些都是各村(社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积极探索“村社合一”新模式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龙山县大力推进村民变股东,农民成为资金链、产业链、价值链的参与者和受益人,致力走出一条强村兴业富民的新道路。

眼下正值烤烟采收烘烤期,大安乡各村烤烟基地、烤烟房中,工人们在村民合作社正忙着采摘、编扎、烘烤烟叶,一派繁忙景象。“每天给我们120元钱,从我们村烤烟种植以来,我一直在这里干活,今年到现在挣了有四五千块钱了,挺好的……” 

人心齐,泰山移。近年来,龙山县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发展思路,聚焦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扩张性不强,农业产业抗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主动探索“抱团发展”新模式,着力解决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问题。以“抱团发展”的新方式,以利益联结的方式,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生产的主动性、积极性,降低土地使用、产业管理、农业生产成本,让群众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

大安乡翻身村种植的烤烟

“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下一步,我们将利用集体所有的资源要素,创新发展思路,挖掘特色资源,用好各类人才,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形式,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更强。”谈起村集体经济,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龙志勇信心满满。

责编:朱柯源

一审:朱柯源

二审:刘寒蓉

三审:向波

来源:龙山县委组织部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通知公告
部门
乡镇
要闻

  下载APP